资讯内容 Content

[CIT2008]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复杂病变手术技巧——傅向华教授专访
作者:国际循环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08/3/25 10:05:00    加入收藏
 标签:专家访谈(专题)  关键字:傅向华 

《国际循环》:从目前数据来看,与非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相比,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傅向华教授:首先,这个问题有些太前沿了。至少患者要从半年到一年以后才能看出效果如果,而现有病例数太少。或许以后的无涂层(polymer free)支架可能能够预防再狭窄发生,但毕竟现在才刚刚开始探索,均无成熟经验,因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这需要足够的时间。无涂层支架可能会较为安全,尤其针对血栓等并发症,一些小规模研究已提示其具有这些优势,因此,以后无涂层支架或许会越来越流行。虽然理论上有更多发展,但我们需要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当然结果也可能不完全是具有更好安全性的。

《国际循环》:简要介绍不同导丝在复杂冠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技巧。

傅向华教授:从国际上的一些有相当经验的医生来看,复杂冠脉手术中导丝无法通过是主要的失败原因,占90%~95%。现在应用的硬导丝、前端有尖的导丝,总体成功率较高的,特别是3~6 g成功率高一些,而大克数的如12 g的用的都比较少,因其相对风险增加。新导丝的出现是CTO的再开通很好的工具,但这个工具是双刃剑,如果技术成熟,血管容易打开,但也容易出现并发症如穿孔。另外,应仔细辨别再开通的影像,特别是对侧造影,需保证导丝始终在真腔内。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因为CTO不能保证一定开通,要根据自己的技术和器械,即使不能达到目标,也不能过分强求。

有些CTO病变其治疗的必要性并不是很强,因为我们对心肌存活没有明确的了解,相对于其他灌注很好的病变来讲,我认为最重要的开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对于那些开通后无良好灌注的病例,则没有太大意义,若因此造成并发症穿孔的话,得不偿失。当然有些病变开通的十分有意义,患者的冠脉循环会得到整体改善,心室功能也会随之改善。

我认为CTO确实是一种挑战,介入医生都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如何把握适应证和并发症,如何把握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是医生的医技和医德的体现。最近的国外专家报告的CTO研究得出了负面的结果,虽有一定地的局限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如何正确得把握介入技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

《国际循环》:对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哪些类型病变更适合采用经桡动脉途径?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在治疗CTO病变方面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傅向华教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做介入治疗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很重要的,即我们要达到怎样的结果。采用股动脉和桡动脉只是冠脉血管入路不同的问题,具体采用哪个应该从以下几点分析:整体上来讲,二者来比,桡动脉确实比较方便,患者痛苦较小,出血和局部并发症较少,因此患者心理压力有限,愿意接受。但是对于CTO病变,要考虑自己的技术和器械条件,因其要求支撑力要强,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均影响了路径的选择。如果从股动脉路径来介入,可选择大尺寸指引导管,被动支撑更强。但是现在的6F导管从桡动脉来讲已经成常规了,有些患者是完全可以用7F的Guiding来做,这样他们支撑力方面没有多大的比较的话,我觉得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技术情况,可以选择股动脉途径。桡动脉在选择指引导管可能要求其支撑力较好,特别是回旋支,其他的方法没有太大的区别,总之选择何种路径要依照个人情况而定。

桡动脉路径有一个优点是可以耐受长时间的卧位,患者的腰和腿可以活动。此外,对侧造影的话我们用4F造影导管,创伤更轻,一般不会造成相对血流的影响。另外从安全性考虑的话,对侧造影上肢的桡尺动脉,不管哪一侧,我们是应用4F的导管来做,已经做了100例左右,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同时没有出现穿孔。如果我们没有确切的把握导丝是在真腔内,一般不进行下一步的球囊扩张。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点击排行 Top Hits

相关幻灯

相关视频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5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